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,全区总面积为175平方公里,其中城区面积19.47平方公里,总人口为30万人,有23个民族在此居住,其中回族人口1.98万人,约占全市回族人口的70%。回民区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。 
基本介绍 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市坝口子村发现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,就是当年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来的通货。另外由于回族人口在这里居住得相对集中,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回族经济、文化、历史氛围,回民区也因此而得名。1950年,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,归绥市回民自治区正式成立,它是中国市辖区中第一个回族自治区。1956年改名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。2000年5月14日,国务院(国函[2000]42号)批准同意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,确定了如今的呼和浩特市回民区7街1镇的行政范围。回民区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。  
青城商业中心 在呼和浩特市,一提起回民区,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青城第一街——中山西路。在这条仅1.5公里长的街道上,商业建筑面积达到60余万平方米,营业面积达到20余万平方米,拥有十几家大中型商业企业。 这里涌动着的时代气息,穿着入时的人们穿梭在色彩斑斓的霓虹广告之间,滚滚车流行过宽阔的路面,北京王府井百货、麦当劳、肯德基、必胜客、假日酒店、国美、苏宁、华夏银行等著名国内外商业品牌云集于此,内蒙古维多利购物中心、内蒙古天元商厦、民族商场等本地商家更是星罗棋布,休闲购物的市民流连在鳞次栉比的楼宇之间,形成了以大型超市、商场、酒店、商务中心为主的综合性商业圈。 牛街也是回民区很令人难忘的地方之一,这里是专以清真餐饮为主而打造的餐饮一条街,呼和浩特市较有特色的饮食店都在牛街集中,形成了“店中拢市”的局面,油不浪儿、蜜麻叶、油酥馍、干垫儿、炒面、拉面、拌汤、烤羊肉串等民族饮食、风味饮食、特色饮食在这里形成专业市场,推动了内蒙古民族餐饮文化,让国内外宾客流连往返,大快朵颐。  
交通路线 市内乘公交3路、4路、6路、8路、13路、15路、16路、19路、21路、24路、38路、42路、50路、57路、58路、59路、73路、74路、81路到朋德服装批发城(旧城北门)站下可到。 |